邮箱:xiamen2018@foxmail.com

手机/微信/WhatsApp

+86 15270269218

聚焦盐沼生态系统 助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发布时间:2023-08-03人气:
导读: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生态交错区,滨海盐沼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抗击台风风暴潮灾害、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及固沙促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滨海盐沼分布于河口或海滨浅滩,由陆地河流和海洋潮汐交替作用形成,蕴含丰富动植物资源,同红树林、海草床并称为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是东海区海岸带最重要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生态交错区,滨海盐沼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抗击台风风暴潮灾害、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及固沙促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受外来物种入侵、海岸工程建设等影响,东海区多处滨海盐沼生态系统面临快速退化风险。为提升盐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聚焦滨海盐沼生态系统问题,积极推进海区盐沼调查和预警监测工作,为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提供坚实支撑。
   摸清盐沼生态系统状况 支撑生态修复布局
   2020年全国滨海盐沼调查是自然资源部首次开展的海岸带专项工作,主要分为现场调查和遥感调查。东海局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攻坚克难,在现场调查环节,积极探索研究出一套可操作性极高的滨海盐沼调查技术方法,通过培训研讨的方式将此方法教授给各任务承担单位;在遥感调查环节,持续对辖区内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分布状况进行遥感调查,对部分重点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精细化调查,基本摸清了东海区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分布现状。
   结合历史数据,东海局对重点区域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受损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识别盐沼受损区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区滨海盐沼生态系统修复布局建议,为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开展盐沼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提升生态修复水平能力
   2019年,东海局对海区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影响最严重的7个生态区组织开展互花米草预警监测工作,系统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对盐沼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相关调查资料,编制了《互花米草整治研究报告》,提出了我国海岸带互花米草整治布局建议。
   2021年,东海局牵头组织编制了《盐沼预警监测技术指南》,在长江口、杭州湾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滨海盐沼预警监测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滨海盐沼预警监测技术方法和业务体系建设框架,全面提升重点区域滨海盐沼生态系统风险预警能力,为全国盐沼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在此基础上,东海局参考国内权威植物库资料,于2022年编制东海区盐沼植物库。植物库详细记录了盐沼生态系统内主要植被的生物学特征、生长环境及分布区域,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盐沼植被物种选择、生境条件重建等提供了参考。
   推进盐沼生态系统碳汇调查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为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东海局在盐沼碳汇调查评估领域持续深耕,牵头编制的《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系列规程之一,已由部办公厅印发实施;在崇明东滩、九段沙等多个重点区域开展试点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海区典型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水平。
   另外,东海局还选择部分典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与固碳协同增效调查,积极探索固碳技术路径和推动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后记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时代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东海局将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继续稳步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关注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布与变化,建立完善盐沼生态系统调查与预警监测技术体系,重点推进蓝碳生态系统调查评估,为海岸带生态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推荐资讯

+86 1527026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