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15日,瑞昌明盛与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ASMS)联合主办“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3)”,围绕当下质谱学研究及应用热点,邀请业界知名质谱学专家、重点邀请近来有重要工作成果进展的优秀青年学者代表线上分享精彩报告。首日近2000人报名参会,与会者来自质谱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
13日下午,质谱在食品、环境领域进展主题专场邀请到了7位质谱领域的专家并分享了精彩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摘录,以飨读者。
“雾霾”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阴影,这些小颗粒的组成往往十分复杂,不但能对空气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而且里面含有很多对我们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质。但现有的技术难以快速灵敏地分析和检测这类污染物。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刘倩研究员,采用无标记质谱成像检测技术,开展了针对自然环境及人体中的纳米到微米尺度的颗粒污染物,开发出能够甄别其来源、追踪其行为、以及对其快速筛查鉴定的研究方法。刘倩谈到全局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质谱分析+环境健康将是未来的环境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于2022年底发布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清单确定了14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涵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类型,液质联用技术在新污染物分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色谱质谱解决方案提供者,岛津与业内龙头单位合作开发了针对清单中化合物的分析方案,助力新污染物治理和监测工作的开展。邓力介绍了详细的介绍了利用岛津特色液质联用技术在新污染分析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大体积进样直接分析,在线完成萃取与富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溶解性有机质(DOM)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参与多种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在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其化学组成的深入分析是研究其环境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意义的理论基础,然而DOM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其分子组成研究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的难题。高分辨质谱技术是目前分析DOM分子组成的最有效手段。史权全面的介绍了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DOM分子组成的方法,以及近其关于DOM分子组成分析方法学及组成认识的新进展。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能够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剖析,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可以快速检测出微量的有机物,因此在环境和食品应急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有机新污染物的筛查和鉴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非靶向筛查策略是一种适用于复杂样品中未知有机污染物筛查的技术。陈达炜分享了团队基于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技术,结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环节,提出思路与设想。从数据驱动的视角,弥补现有非靶向筛查技术与实际应用融合度不足,创建一套实验室间共享的非靶向筛查技术平台。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结合了全二维气相色谱的高分辨率和飞行时间质谱的高灵敏度,可以对复杂样品进行深入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分析。它适用于多种应用,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张志杰详细的介绍了常见的两种飞行时间质谱和全二位色谱四种调制器,并讲解了在EPA非靶向筛查试验、水中消毒副产物、灰尘氯化石蜡、药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一些安全事件如“瘦肉精”、“红心鸭蛋”等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样品前处理成为了精准检测的关键环节,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也是当前质量安全监测研究热点。王培龙分享了团队近期多项成果:创造出系统分子识别新材料,解决了现有材料富集能力有限的难题。并系统的研究了净化材料与目标物的作用机制,解析了吸附材料与目标物吸附解吸附规律,创建了多重机制杂质吸附前处理体系。
12月13日-15日会议日程预告:
参会方式
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S2023/